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──第七章 恶还本身
(一)
佛言:「有人闻吾守道,行大仁慈,故致骂佛。佛默不对。骂止,问曰:子以礼从人,其人不纳,礼归子乎?对曰:归矣。佛言:今子骂我,我今不纳,子自持祸,归子身矣。犹响应声,影之随形,终无免离。慎勿为恶。」
这一章的主旨是「谤佛招祸」。「谤」,就是毁谤。毁谤一般人都会招致祸患,何况是毁谤圣者?佛是圣中之圣,所以毁谤佛的罪过更为严重。
「佛」,是果位上的圣者;是自觉、觉他的圣者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──上半夜悟四谛之理,证阿罗汉道;中半夜悟十二因缘,证缘觉道;后半夜目睹明星,大彻大悟,圆成佛果,入不思议解脱境界。先证到空性,最后不住空、有,契入中道实相这念心。
圣,有深浅之别。至圣先师孔子,是世间的圣人;佛则是出世间的大圣人,超越声闻、缘觉和菩萨。因此,恭敬佛陀,便能获得利益;相反地,毁佛、谤佛,便会招感恶果。佛以平等心对待众生,以大慈悲心普度众生,希望坏人变成好人、好人变成圣人。所以众生谤佛,佛也不起烦恼;赞叹佛,佛也不生欢喜心。因此谤佛、毁佛,对佛并没有影响,也没有损失,最后招致恶果的还是谤骂者自己。「十恶」当中有口四过──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,「谤佛」就是恶口,也属于妄言,会招感恶报。而这些恶报并不是他人给的,而是因果本然;恶口当中尤以毁谤圣者过失更大。例如,佛经中提到,五逆罪之一──「出佛身血」就是非常严重的过失,这样的恶业,招感的因果,就是堕入火坑地狱的恶报。
这一章的目的是劝导大众不能谤佛。不仅不能谤佛,毁谤其他圣人、贤人,乃至一般人,一样都会招致祸患。现在种什么因,未来就得什么果,因果丝毫不爽。
佛言:「有人闻吾守道,行大仁慈,故致骂佛。」「有人」,不是指所有的人,而是指一部分的人。人有恶人、善人、贤人和圣人,这里指的不是贤人,更不是圣人,而是恶人。「闻」,就是听闻,听到世尊持守无上道、菩提道和涅槃道。
什么是「守道」?一般人也守道,如受持五戒、进修十善,无论行、住、坐、卧,时时刻刻持戒清净,不违五戒十善。此处所讲的「道」,不是五戒、十善,不是声闻道、缘觉道,也不是菩萨道,而是要守住当下不生不灭这念心,这一念菩提心、涅槃心,就是无上道。
「守」就是受持,时时刻刻安住正道、安住在中道实相上。无念当中能守道,有念当中也能守道。什么是有念当中守道?「心无善不起」,只起善念不起恶念──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死……观众生苦,发菩提心;「口无善不言」,绝不恶口,所谓「守口如瓶,防意如城」,嘴巴要像瓶口一般,关得密密实实,不与恶法相应,这就是在因地上守道。
佛不但时时刻刻口业清净,而且演说种种微妙之法利益众生;佛陀的身行也是如此,从东至西、从南至北弘扬佛法,所作所为只为普度众生。所以,静中守道,动中也守道。动中守道,就是心起善念、口说好话、身做佛事;静中守道,就是一念不生、寂照一如。明白这个道理,就可以达到动静闲忙不离于道。
(二)
动中守道,身、口、意三业必须以慈悲为根本。所说出来的话,必定是佛法;心里所想的只有如何度化众生。佛法中提到,「观众生苦,发菩提心」,众生在生老病死苦海中头出头没,因此当观众生如一子、视众生如亲眷,发度众生之悲愿,这就是以大慈悲心行大仁慈。当下这一念心,无论是动、是静,都在行大仁慈,这就是最大的善法。
既然佛以大慈悲心度化众生,为什么还会有人毁谤佛呢?因为有佛就必有魔,有正就必有邪,有善就必有恶。一般社会上做坏事的人,见到他人行善,就会看不顺眼。佛说法度众生,教导大众了生死、得菩提、证涅槃的法门,所以天上的魔王、魔子魔孙,乃至于世间的坏人,便心起烦恼、心生无明,认为佛在跟他作对,于是想藉由毁佛、谤佛,让佛的名誉受损。
佛陀时代,有一位外道女子看到佛法兴盛,认为是佛教使自己的宗教失去了信众的尊敬、供养,心生无明,便以恶心装扮成善信,天天去听释迦牟尼佛说法,不但供养佛,还请示佛法,让大众对她留下深刻的印象。有一天,这名女子用带子将木盆绑在腹部,用衣服包覆起来假装怀孕,当众宣称怀了佛的孩子,公开毁谤佛陀。帝释天当下运用神通变成老鼠,钻进女子的衣服中,把藏在腹部的带子咬断,木盆掉了下来,于是真相大白。
之后,又有外道密谋谤佛,刻意派族中一位貌美的女子,假扮成信众天天至精舍中听佛开示,外道并刻意的宣传,大家都知道有这位虔诚的女居士。经过一段时间,外道就偷偷把这名女子杀了,埋在精舍附近嫁祸给释迦牟尼佛。但是,参与这件事的外道们,后来却因为细故起了冲突,这当中有人为了报复,便把这件事说了出去,最后真相终究水落石出,外道也受到应有的报应。
谤佛,就是骂佛、毁谤佛陀。虽然释迦牟尼佛已经入灭,但是这种现象目前仍然存在。例如,看到佛像就说是偶像,看到出家众就说是魔鬼……诸如此类,都是谤佛。听到这些言语,应如何应对?「佛默不对」,面对辱骂和毁谤,佛皆默然不对,不作任何回应,这念心保持如如不动,这样就能令恶骂声绝,减少对方造恶业的机会。
「默」不回答,因为对于荒谬的事情,根本无法答复,于是默然不对,不答复对方,他说他的,自己这念心始终安住在实相、安住在正念上。安住正念,就有定力与智慧,就能产生一股力量。
修行人只要持戒清净,安住正念,连睡觉时都能如此,不但有护法善神守护,在任何地方都会很安全、很自在。所以,修行要在行住坐卧中用功,时时不离正念,吃饭要养成正念受食的习惯,走路、睡觉也一样要安住正念,这是很重要的。
时时刻刻安住正念就是「守道」,正念就是解脱、邪念就是烦恼,如《六祖坛经》云:「正见名出世,邪见名世间。」因正见而生正念,因正念而得正定,能保持正念与正定,就是守道。进一步再以慈悲心、平等心弘扬佛法,令大众都了解要修戒、修定、修慧、修六波罗蜜,因此得到解脱,超凡入圣,这就是行大仁慈。
有些人认为,为什么要弘扬佛法、普度众生?假使只求自己打坐入定,不是很自在吗?佛法是以慈悲为根本,《华严经》中提到,众生欢喜,诸佛欢喜。以慈悲心为方便,有慈悲心才生起菩提心,因菩提心才能成正觉。所以,时时刻刻都要起慈悲心,观众生苦,发菩提心,行大仁慈。
(三)
释迦牟尼佛又称为「能仁」、「寂默」。能仁、寂默,就是守道。假使以慈悲心来推动佛法、以能仁寂默的心来普度众生,仍然有人因看不惯而妄加毁辱,这时该怎么办呢?「佛默不对」,释迦牟尼佛就是以这种方法来化解恶缘、教化恶人。
有些人不了解,认为佛既然神通广大,为什么不显现神通来教训这些恶人呢?佛是大人,不计小人之过,视众生如一子,小孩骂我们几句,甚至打我们一拳,我们只会保持沉默,不理睬他罢了。
一般的小孩骂你,你还会跟他笑一笑也就算了。而遇到小人加害,回骂或是还手,就会惹祸上身;假使不理睬他,他自讨没趣,很快就会没事了。佛遇到众生毁辱,只是保持沉默,不理他。「骂止」,既然不理他,不和他计较,对方觉得没意思,自然就停止不再骂了。
骂声止时,佛反问:「子以礼从人,其人不纳,礼归子乎?」「子」,就是你。当你「以礼从人」,送礼给人家;「其人不纳」,「不纳」就是不接受。如果对方不要这个礼物,「礼归子乎」,自己是不是仍得将礼物带回去呢?
佛以送礼为喻,藉以开导辱骂者。送礼给对方,对方却不接受,因为如果收了礼物,认为将来还要礼尚往来,是很麻烦的事,所以干脆不收这个礼物。同样地,有人骂佛,佛默然不对,不予计较,心中始终如如不动,骂佛的果报,就要由辱骂者自己带回去,这就是「自作自受」的意思。
有人骂我,我不响应,表示不接受对方的辱骂;如果人家骂我一句,就怒气冲冲地回骂一句,就表示自己接受对方的怒骂,心里很介意这件事情,自己放不下、起了执着,这样就纳受了对方送来的恶礼。假使人家骂我,我始终不理他,无论他怎么骂,这念心始终安住正念、如如不动、了了常知,骂声总有止息的一刻。
「对曰:归矣。」骂佛的这个人回答:「归矣。」假使我送礼物给人家,对方不要,物归原主,当然自己要把礼物带回去。释迦牟尼佛便说:「今子骂我,我今不纳」,同样的道理,你现在骂我,我不接受,我既不犯口过,心中亦无恶意,就表示我没有纳受。
有些人受到辱骂,虽然勉强忍下来,没有犯口过,但怀恨在心,这样虽然表面上没有回骂,实际上却是接纳了。所以,如果人家骂我们,我不但不犯口过,而且这念心安住实相、安住正念,这样一来,恶骂行为所产生的果报,就要由对方自己带回去。
佛法讲的是心法,不仅在事上,更要在理上契入。假使不懂得忍的道理,不知道如何化解所忍的境界,事上的忍,只能暂时降伏自己的恶心,忍到最后,可能愈忍脾气愈大,最后一发不可收拾。所以,必须了解「忍」的道理,就能做到时时刻刻心住正念,忍无忍相,这就是忍的最高境界,就是「守道」。
(四)
「今子骂我,我今不纳,子自持祸,归子身矣」,现在你骂我,我这念心安住在正念、正定上,不接受你对我的种种辱骂,骂人的果报和祸害,就要由你自己承受,将来就要遭受恶报。这个果报不是任何人给自己的,而是自作自受。如同儒家所说:「天作孽,犹可违;自作孽,不可活。」上天带来的灾害,尚可逃避;但自己种的恶因,将来受恶报的一定是自己。
「犹响应声」,如响斯应,就好像在山上或山谷中叫一声,叫声一停,就会听到山谷传来回响,所以说「犹响应声」。「影之随形」,又譬如太阳照在身上,一定会有影子,总是或左或右地跟着自己,无论想尽任何办法,也没有办法摆脱它;除非没有身体,才可能没有影子。如果骂人,对方不纳受,恶口的果报就会犹响应声、如影随形,始终跟着自己,无处可逃。
「终无免离。慎勿为恶」,终究无法免离恶果、无法脱离因果。有身一定有影子,有响一定有回声;骂了人,就要自食恶果。因此,「慎勿为恶」,要小心谨慎,不要做坏事,更不可谤佛。
这里是举例告诫大众不可谤佛,事实上,任何人都不可以毁谤。以现代的法律而言,毁谤他人也属于一种犯罪行为──侮辱他人,使对方名誉、人格受损,就称为毁谤,不但要受法律的制裁,将来还要受因果的报应。所以要谨慎小心,慎勿为恶。
俗话说:「祸从口出」,一般人只要稍微不注意,就容易犯口过──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。从过去到现在,由于恶口已经成了一种习气,不骂人、不恶口,就觉得很难过,好象话都讲不出来。这不仅是习气使然,而且心中充满了恶念,存心不良就容易犯辱骂、毁谤他人的过失。
这一章的目的是告示大众,毁谤的境界现前时,要保持默然,不理它;不但口默然,心也要保持平静与宁静,如如不动,安住在实相上。不但事上如此,理上更要如此。佛观众生如一子,即使他人加害于佛,佛仍以慈悲心对待他、度他。相同的,修行人要广结善缘,假使能做到他人恶口相向,仍能默然不对,这就是在结善缘。
毁谤圣人必定招过,犹响应声、如影随形,所以「慎勿为恶」,绝对不要起恶念。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,以为自己起心动念是神不知、鬼不觉,儒家说:「天知、地知、你知、我知」,这是一种道德观念;佛法讲得更深入,不仅止于道德标准,而是讲因缘果报。凡夫众生只要念头一动,就周遍法界,就好像电波一样,一发出去就是无远弗届,对天上的鬼神、天人、佛菩萨而言,就好像是打雷一样。
俗话说:「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」不但不能做坏事,起心动念也不能任意、随便,要时时警惕自己持守正道,无论动静闲忙,这念心都要守在正道上。静的时候,这念心安住在中道实相上;动的时候,则要守在善念、善法上。能静也能动,能够做到动静都能守道,不但天人欢喜赞叹,诸佛菩萨也会欢喜赞叹。
唐太宗的宰相魏征,既贤能又有德行。有一天,唐太宗问魏征:「你这么贤能,为什么还有人写奏折骂你?」魏征答:「春雨如膏,农夫喜之,而行人恶其淋漓;秋月如镜,佳人喜之,而盗者恶其光辉。」忠臣和贤人,就像是春雨、秋月一样;春天的雨好不好呢?这就要看对什么人而言。
「春雨如膏,农夫喜之,而行人恶其淋漓」,对农夫而言,春雨能滋养谷物,所以,看到春雨,觉得老天真是慈悲,刚刚播种,就来了一场及时雨;但是对于路上的行人而言,就感到厌烦,因为妨碍他行走。「秋月如镜,佳人喜之,而盗者恶其光辉」,秋天的月亮很明朗,像镜子一样大放光明,为佳人才子增添了赏月谈心的气氛;可是对于强盗、土匪而言,月光太亮了,会妨碍他做偷鸡摸狗的勾当。
假使佛不存在,善法不存在,恶法住世,就成了魔的天下。佛在三界中度脱众生,魔子魔孙一天天地减少,魔王当然会嫉恨;所以即便是佛都难免受到毁谤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
这一章一方面是要劝导大众认清因果,不要毁谤贤人、圣人,也不要毁谤、恶骂任何人,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。另一方面,假使有人来辱骂、毁谤我们,我们就要向佛学习,默然不对,忍心不动,这样就能心安理得,与理相契。